[Bad Leo’s Day Dream]澳門名稱的由來

Sunday, December 20th, 2009

無添加版

近幾百年來,澳門的名稱眾說不一,澳門較著名的古稱有(蟲+豪)鏡、壕鏡、濠鏡、濠鏡澳或香山澳,濠江、濠海、馬交、媽閣等。“澳門”的名稱出現較早。元末明初時期就有澳門之名,因為那時它的南北有兩座高臺(現稱東望洋山、西望洋山),高高相對,形狀如澳之門,因此,當地漁民就把濠鏡稱為“澳門”,一直沿用至今,而其他名稱則逐漸棄而不用。

澳門的葡萄牙文名稱為“MACAU”(英文MACAO)。外國人稱澳門為“馬交”(MACAO )都源于MACAU一名的訛音。關于澳門的葡文名稱來歷說法也不同,一種說法為“泊口” 的訛音。1535年(嘉靖十四年),前山寨都指揮黃慶請上官蕃移泊于濠鏡,名其名曰 “泊口”,葡萄牙人訛聽為“MACAU”。另一說法,澳門南端天後廟,為福建漁民所建,福建漁民稱為“阿媽閣”,即現“媽閣廟”。公元1533年葡萄牙人初到澳門,在媽閣廟附近登岸,他們不知道地名,問當地漁民。漁民答曰:“媽閣”。葡萄牙人以為是地名,從此便稱澳門為“MACAU”,中譯音變成“馬交”。華人均稱此地為“澳門”,英國人稱它為“MACAO”,葡萄牙人稱為“MACAU”。

《澳門紀略》中稱:

“濠鏡澳之名,著于《明史》。其曰澳門,則以澳南有四山離立,海水縱橫貫其中,成十字,曰十字門,故合稱澳門。或曰澳有南臺、北臺,兩山相對如門雲。”

《廣東新話》中稱:

“凡蕃船停泊,中以海演之灣環者為澳。澳者,舶口也。香山故有澳。名曰浪白,廣百余裏,諸蕃互市其中。嘉靖門,諸番以浪白遼遠。重賄當事求(蟲+豪)鏡為澳,(蟲+豪)鏡在虎跳門外,去香山東南百二十裏,有南北二灣。海水環之。番人于二灣中聚眾築城。自是新寧之廣海、望峒、奇潭。香山之浪白、十字門。東莞之虎頭門、屯門、雞樓諸澳悉廢,而(蟲+豪)鏡獨為舶藪。自香山城南山往二十裏,一嶺如蓮莖。(足+俞)嶺而南,至澳門則為蓮葉。……澳有南臺、北臺,臺者山也。以相對,故謂澳門。”